一、名词解释
1. 人生回顾
人生回顾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系统回顾其生命历程,重新理解和整合人生经历中的成功、挫折、转变等,从而提升自我认同、赋予生命意义的一种干预方法。常用于老年社会工作或创伤辅导。
2.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指未成年人实施的、违反社会道德规范或轻微违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例如:逃学、打架、偷窃、沉迷网络等。这些行为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严重违法犯罪。
3. 信度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或研究方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对象,结果应当相近。高信度是研究科学性的基本保障。
4. 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一种概率抽样方法。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如年龄、职业、地区等)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在每一层内随机抽取样本。该方法能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减少抽样误差。
二、简答题
1. 社区康复的有利条件
-
资源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医疗、教育、就业、文体等)易于整合,形成康复网络。
-
环境熟悉:服务对象在熟悉的环境中康复,心理适应更强。
-
社会支持:家庭、邻里、志愿者等非正式支持系统便于参与。
-
成本较低:相比机构康复,社区康复更经济,服务覆盖面广。
-
促进融入:有利于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融入社会,减少歧视与隔离。
2. 简述访谈控制
访谈控制是指社会工作者在访谈过程中对内容、节奏、气氛及关系的有效引导与管理。主要包括:
-
内容控制:围绕访谈目标,避免偏离主题。
-
节奏控制: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冗长或仓促。
-
情绪控制:保持专业、中立,妥善处理服务对象的情绪波动。
-
非语言控制:通过眼神、姿势、语调等传递尊重与关注。
三、论述题
1. 谈谈对妇女社会工作的看法
妇女社会工作是以女性为服务对象,关注其权益、发展与福祉的专业实践。其核心在于:
-
性别视角:认识到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弱势地位,倡导性别平等。
-
** Empowerment**:增强妇女的自我意识、能力与资源,助其突破限制。
-
全人服务:涵盖心理、经济、法律、健康等多方面需求。
-
政策倡导:推动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与落实,消除制度性歧视。
妇女社会工作不仅是解决个体问题,更是推动社会公平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2. 接案的障碍及防范化解措施
障碍:
-
服务对象的抗拒、不信任。
-
双方目标不一致,期望有落差。
-
沟通不畅,存在文化、语言隔阂。
-
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不足或情绪困扰。
防范化解措施:
-
建立信任:通过真诚、尊重、共情的态度奠定基础。
-
澄清角色:明确双方职责、服务内容与界限。
-
有效沟通:运用倾听、提问等技巧,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
持续培训:提升社工的专业能力与自我觉察。
-
督导支持:通过团队协作与督导缓解工作压力。
四、案例分析题
1. 医务社工小王的案例
小王是医院的社工,越来越多病人,医护人员压力大,小王感觉自己什么也干不了。结合医务社工谈。
(1) 环境存在的需求
-
患者需求:心理支持、医患沟通、康复引导、资源链接。
-
医护人员需求:情绪疏导、团队协作改善、压力管理。
-
医院管理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构建人文关怀机制。
-
社工自身需求:角色定位清晰、能力提升、督导支持。
(2) 设计服务内容
-
针对患者:开展病房探访、小组活动、出院计划辅导。
-
针对医护人员:组织减压工作坊、团队建设活动。
-
针对系统:推动成立跨学科团队,建立个案转介机制。
-
针对自身:参与培训、寻求督导,明确工作优先级。
2. 校园欺凌抗逆力调研与服务设计
围绕某小学和初中受欺凌者抗逆力,设计需求调研方案。
(1) 运用的个案工作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 或 认知行为模式 较为适合。
此处以 任务中心模式 为例,因其聚焦具体问题、短期高效,适合学生受欺凌后的行为与情绪调整。
(2) 服务步骤
-
建立关系:营造安全、信任的辅导氛围。
-
问题评估:明确受欺凌的具体情境及其影响。
-
设定目标:与学生共同制定可行的短期任务(如学习自我保护技巧、建立支持圈)。
-
执行任务:分步骤实施,过程中给予鼓励与指导。
-
评估结案:回顾成长,巩固抗逆力,必要时转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