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析题

1. “社会化”是指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内化社会价值、习得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
正确。社会化是个人通过学习社会文化、规范与技能,从生物个体成长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其核心包括内化价值观、掌握角色技能与社会适应。

2. “角色中断”是角色失调中最严重的一种状态,角色不得不停止表演,或虽然还没有退出表演,但结果也是失败的。
错误。角色失调中最严重的形式是“角色失败”(如失业、离婚),而非“角色中断”。角色中断指角色转换过程中新旧角色衔接不畅,未必导致失败。

3. 社会工作服务中,服务是首要义务(任务)。
正确。社会工作的核心使命是通过专业服务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伦理准则明确“服务”为首要原则,优先于其他组织或个人利益。

4. 社会工作的促进人的发展就是救难和解困。
片面。救难解困是社会工作的基础功能,但促进人的发展更包括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社会参与等发展性内容,强调“助人自助”与潜能激发。


二、简答题

1. 社会群体的特征

  • 持续互动:成员间有稳定的交往与沟通;

  • 共同目标:共享明确的群体目标或利益;

  • 身份认同:成员对群体有归属感与自我认知;

  • 结构规范:存在角色分工、规范与权力层次;

  • 群体意识:成员感知“我们”的集体身份。

2. 社会系统理论主要内容

  • 整体性:社会由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等)构成;

  • 边界与交换:系统与环境间存在边界,并通过资源交换维持平衡;

  • 功能分化:子系统承担特定功能,共同维持社会运行;

  • 动态平衡:系统通过适应与整合应对外部变化;

  • 反馈机制:系统根据内部反馈调整自身状态。

3. 社会行政的功能

  • 政策转化:将社会政策转化为可操作的服务方案;

  • 资源管理:统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并优化配置;

  • 组织协调: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提升服务效率;

  • 监督评估:监测执行过程,评估服务成效;

  • 制度改进:反馈政策问题,推动制度完善。

4. 个案工作专业化和科学化的过程

  • 理论奠基: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形成专属知识体系;

  • 流程标准化:建立接案-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的规范流程;

  • 技术系统化:发展会谈、记录、评估等专业技术工具;

  • 伦理制度化:制定职业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 证据实践:强调研究证据指导实务,推动循证干预。

5. 现代化和传统的关系

  • 辩证统一:现代化并非完全抛弃传统,而是选择性继承与创新;

  • 冲突与融合:现代化可能冲击传统价值观与制度,但也促进其适应性转型;

  • 资源互补:传统知识(如生态智慧、民俗文化)可为现代化提供本土资源;

  • 动态平衡:健康的社会发展需在现代化效率与传统稳定性间寻求平衡。


三、论述题

1. 社会互动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社会互动是个体或群体间通过符号、行动相互影响的过程,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础。
特点

  • 符号性:依赖语言、表情、手势等符号传递意义;

  • 情境性:互动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制约;

  • 双向性:互动双方共同建构意义并调整行为;

  • 规则性:遵循隐含的社会规范与角色期望;

  • 动态性:互动内容与形式随时间和环境变化。

2.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就上述材料,说明社会工作如何助力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社会工作如何助力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1)优化人力资本

  • 通过就业辅导、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 为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贫困人口)赋能,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2)促进社会稳定

  • 化解劳资矛盾、社区冲突,营造有利于投资与创新的社会环境;

  • 通过心理服务与家庭支持提升民众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治理成本。

(3)推动包容性增长

  • 链接资源支持小微企业与社区经济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 参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均衡发展。

(4)创新服务机制

  • 发展企业社会工作、金融社会工作等新兴领域,服务实体经济;

  • 参与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提升民生支出效率,助力共同富裕。


四、案例分析题

1.“断亲”指的是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交往,简单来说就是基本不走亲戚。

(1)初级群体衰落的趋势

  • 关系原子化:个体主义兴起,血缘纽带弱化,交往重心转向朋友、同事等次级群体;

  • 空间分离:人口流动加剧,地理距离导致亲缘交往频率下降;

  • 功能替代:市场与国家承担原属家庭的教育、养老等功能,降低亲缘依赖;

  • 数字媒介影响:虚拟社交部分取代面对面互动,削弱亲缘关系的情感深度。

(2)“断亲”的正负影响

  • 正面

    • 减少传统亲属网络的道德束缚,增强个人自主性;

    • 降低人情往来压力,节约时间与经济成本。

  • 负面

    • 削弱社会支持系统,增加个体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

    • 导致代际文化传承断裂,加剧社会疏离与孤独感。

2. 社区问题介入策略

(1)社区模式选择与行动方案

  • 适用模式:社区发展模式(强调居民参与、能力建设与共识达成)。

  • 具体行动

    1. 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居民会议收集对门禁安装与电梯加装的意见;

    2. 组建议事小组:推选居民代表、物业、社工成立“社区设施改善工作组”;

    3. 资源动员:申请政府老旧小区改造资金,联系企业提供技术方案;

    4. 共识培育:组织协商会议,平衡不同楼层居民对电梯费用的分歧;

    5. 实施与维护:招标专业公司施工,建立居民自治管理小组负责后续维护。

(2)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促成者:协助居民表达诉求,推动民主议事流程;

  • 资源链接者:对接政府政策、企业赞助与专业技术资源;

  • 教育者:普及社区共建理念,提升居民参与能力;

  • 调解者:化解居民间利益冲突(如低层与高层居民对电梯安装的分歧);

  • 倡导者:向相关部门反映社区设施缺失问题,争取制度性支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