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案主自决
案主自决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原则之一,指社会工作者尊重并促进案主(服务对象)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主做出决定、选择行动方案的权利。这一原则强调案主是自身问题的专家,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协助而非代替其决策,以增强案主的能动性和自我负责能力。但案主自决需在法律、伦理及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框架内实现。
2. 移情
移情是指案主在专业关系中,将过去对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侣)的情感、态度或期望无意识地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的心理现象。例如,案主可能将社会工作者视为权威人物并表现出依赖或抗拒。社会工作者需识别并处理移情,以避免专业关系扭曲,同时可通过这一过程理解案主的深层情感体验。
3. Bradshaw的需要测量
Bradshaw(1972)提出了一种需要分类框架,用于社会服务需求评估,包括四种类型:
-
规范性需要:由专家或标准定义的客观需要(如最低收入标准);
-
感觉性需要:个人主观感知到的需要(如自认为需要心理咨询);
-
表达性需要: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需要(如申请服务或排队就医);
-
比较性需要:通过与其他群体比较而识别的需要(如某社区缺乏他人享有的设施)。
该框架帮助社会工作者多维度识别和回应需求。
4. 家庭教养模式
家庭教养模式指父母或监护人在抚养子女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及教育策略的总体风格,通常分为:
-
权威型:高要求高回应,利于孩子自主与责任感;
-
专制型:高要求低回应,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创造性;
-
放任型:低要求高回应,可能使孩子规则意识薄弱;
-
忽视型:低要求低回应,易导致孩子心理行为问题。
社会工作通过评估家庭教养模式,介入改善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
5.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价值理念,协助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增强功能、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业活动。其核心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注重系统性干预与社会环境改变,以实现赋能、社会融合和福利提升。
二、简答题
1. 慈善组织会社对早期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影响
慈善组织会社(COS,1869年始于英国)是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关键推动者,其影响主要体现在:
-
科学化助人:COS引入系统调查方法,区分“值得帮助”与“不值得帮助”的贫困者,强调个性化评估而非盲目施舍,奠定了个案工作的基础。
-
专业化发展:通过培训志愿者、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推动助人工作从慈善走向职业化,为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奠定雏形。
-
组织化协作:协调不同慈善机构避免服务重复,促进资源整合,体现了社会服务管理的初步模式。
-
局限与反思:COS的“道德缺陷论”视角(将贫困归因于个人)后期受到批评,但其系统化、组织化的实践仍成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先驱。
2. 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类型和方法
评估是检验服务成效与改进方案的核心环节,主要类型包括:
-
过程评估:关注服务执行情况(如活动参与度、资源使用),确保按计划实施;
-
结果评估:衡量服务目标达成程度(如案主功能改善、问题解决率);
-
影响评估:分析服务对社区或系统的长期改变(如政策影响、社会意识提升)。
常用方法:
-
定量方法:问卷调查、标准化量表(如抑郁量表)、前后测对比、统计分析;
-
定性方法: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参与式观察、案例分析;
-
参与式评估:邀请案主、社区成员共同评估,增强赋权和真实性;
-
成本效益分析:评估资源投入与产出比,优化服务效率。
三、论述题
为什么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一)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核心传递体系
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或社会为促进公民福祉而建立的资源、政策与服务系统,但其价值需通过有效的传递机制实现。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化载体,成为关键传递体系的原因如下:
-
专业化桥梁作用:社会工作者具备需求评估、资源链接、政策解读等技能,将宏观福利政策转化为个体可及的服务(如为低收入家庭申请补贴、为残疾人适配康复资源)。
-
人性化服务传递:福利制度易陷入官僚化,社会工作通过“人在情境中”的视角,提供个性化、尊重尊严的服务(如心理支持与赋能),避免福利异化。
-
系统化协调功能:社会工作者整合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等多方资源,构建服务网络(如联合医院、学校、社区为儿童提供保护),提升福利递送效率。
-
公平性保障机制:社会工作注重弱势群体 Advocacy(倡导),纠正服务分配不公(如帮助边缘群体发声),确保福利资源指向最需要的人群。
(二)社会工作作为福利传递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
作用:
-
需求精准回应:通过科学评估(如Bradshaw框架)识别多元需求,避免福利浪费或覆盖不足。
-
服务有效落地:运用个案管理、社区动员等方法,确保福利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如居家养老服务实施)。
-
赋能与可持续性:不仅提供资源,更通过能力建设(如技能培训、支持小组)增强案主自主性,减少福利依赖。
-
政策反馈与改进:基层实践暴露政策缺陷(如申请流程繁琐),社会工作者通过倡导推动制度优化。
-
-
意义:
-
实现社会正义:将抽象福利权利转化为具体服务,促进资源分配公平,减少不平等(如残障人士社会融入)。
-
提升社会资本: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与支持网络,强化社区凝聚力,预防社会问题(如家庭危机干预)。
-
推动专业化和人性化结合:弥补行政化福利的刚性缺陷,使服务兼具效率与温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文明导向。
-
结论:社会工作不仅是福利体系的“传送带”,更是其“调节器”和“赋能者”,通过专业化、人性化的传递,确保社会福利真正转化为人民福祉,实现助人自助与社会发展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