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单中心的服务方式
单中心的服务方式是指在社会工作或公共服务中,以某一特定机构或服务点为核心,集中提供资源和支持的服务模式。这种方式通常强调专业化和效率,但可能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服务对象需要主动前往中心获取帮助。 -
对位提问
对位提问是一种访谈技巧,指社会工作者通过提出与服务对象所处情境、感受或需求直接相关的问题,以引导其深入思考和表达。这种方式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并更准确地识别问题。 -
社会政策模式
社会政策模式是指政府或社会机构为应对社会问题、满足公民需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行动框架。它通常包括福利分配、资源调配和服务提供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
计划期
计划期是指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从问题评估到制定具体干预方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设定目标、规划行动步骤,并明确时间框架和资源分配。 -
直接服务
直接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面对面互动、咨询、辅导或活动等方式,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资源或干预。这种服务形式强调即时性和个性化,常见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
二、论述题
-
论述在社会工作一般过程中,实务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实务评估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系统收集和分析信息,以判断干预的有效性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包括:-
定量与定性结合:通过问卷调查、标准化量表(如生活质量量表)收集量化数据,同时运用访谈、观察和案例分析获取质性资料,全面评估改变程度。
-
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过程评估关注干预实施的合规性和适应性(如记录服务频率、参与度);结果评估聚焦目标达成情况(如行为改变、满意度)。
-
参与式评估:邀请服务对象、家属及相关系统(如学校、社区)共同参与评估,增强结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
技巧方面:需保持客观中立,运用倾听、追问和反射性提问澄清信息;使用三角验证法(多方数据对比)提高信度;定期复盘调整计划。
评估最终服务于干预优化,确保服务科学有效。
-
-
论述社会支持关系建立方法和技巧的具体步骤。
建立社会支持关系是社会工作增强服务对象资源网络的核心,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评估现有支持网络:通过生态图、社会网络分析等工具,识别服务对象的正式(机构、社区)与非正式(家庭、朋友)支持资源及缺口。
-
第二步:设定支持目标:与服务对象共同明确需求(如情感支持、物质援助),制定可实现的链接目标。
-
第三步:主动链接资源:协助服务对象接触社区组织、互助小组或政府福利项目,必要时陪同参与以降低心理障碍。
-
第四步:培育支持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沟通技巧培训,提升服务对象主动寻求和维持支持的能力。
-
第五步:强化与维护网络:定期回访,鼓励双向支持(如成为志愿者),巩固关系可持续性。
技巧上需注重共情、耐心和倡导,尊重服务对象自主性,避免过度干预。
-
三、方案设计题
张女士失业在家,其丈夫退伍回家之后找了一份工作,在家时间短,与孩子小强缺少交流。小强不认真完成作业,经常去网吧,经常与张女士争吵,认为母亲不喜欢他。张女士失业情绪不好,经常与丈夫发生争吵,小强也害怕父母吵架把怒火牵涉到自己身上。社会工作者在与夫妻二人的会谈中,发现二人之间存在互不理解及埋怨的现象。
- 请你预估张女士家庭的主要问题。
- 请你帮助社会工作者制定服务目标与介入方式。
1. 预估张女士家庭的主要问题
基于案例信息,该家庭存在多重交织问题:
-
家庭关系紧张:夫妻因失业、职业转换缺乏有效沟通,互相埋怨;亲子冲突显著(小强与母亲争吵、父亲缺位)。
-
子女行为与情绪问题:小强学业懈怠、沉迷网络,可能源于家庭压力与情感忽视(认为“母亲不喜欢他”),同时恐惧父母争吵带来的不安全感。
-
经济与就业压力:张女士失业导致情绪低落,可能加剧家庭经济负担与自我价值感降低。
-
支持系统薄弱:家庭内部缺乏正向互动,外部支持(如社区、学校)未提及,可能孤立无援。
整体表现为结构性压力与互动失调的恶性循环。
2. 服务目标与介入方式
服务目标:
-
短期目标:缓解家庭冲突,改善沟通模式;协助小强减少问题行为,增强学习动机;帮助张女士情绪管理与就业探索。
-
长期目标:重建家庭支持功能,促进成员正向互动;提升家庭抗逆力和资源获取能力。
介入方式:
-
家庭系统干预:
-
开展家庭会谈,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技巧(如重塑边界、角色澄清),引导夫妻及亲子表达需求,减少互相指责。
-
设计家庭共同活动(如每周一次家庭会议),练习积极倾听与“我语句”沟通。
-
-
个案管理:
-
为张女士提供情绪支持(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链接就业培训资源(如职业技能课程);协助丈夫理解退役适应与家庭责任平衡。
-
为小强提供学业辅导(对接学校资源)、兴趣小组替代网络使用,并通过游戏治疗处理其恐惧与自我价值感问题。
-
-
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
链接社区退伍军人服务、妇女互助组织,扩展家庭外部支持;邀请参与亲子教育 workshops,学习冲突处理技巧。
-
-
多部门协作:
-
与学校沟通关注小强出勤与表现,建立家校反馈机制;必要时介入经济援助申请(如失业救济)。
-
介入需注重赋能,定期评估调整,优先确保儿童权益与家庭整体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