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个案管理:一种社会工作方法,通过评估、规划、协调、监督和评估服务,为有多重需求的客户提供整合性服务,确保其获得所需资源和支持。
-
社群主义:一种政治哲学思想,强调社区、共同价值观和集体责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身份和福祉源于社会关系而非孤立存在。
-
次层小组:大群体中因共同兴趣、背景或需求而形成的小规模非正式小组,如班级中的学习小组。
-
假设:研究中对变量间关系的可检验命题,分为研究假设(H₁)和零假设(H₀),需通过数据验证。
-
操作化: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观测、可测量的具体指标的过程,如将“社会支持”操作化为“家人联系频率”。
-
滚雪球抽样: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通过现有参与者推荐新参与者,适用于难以接触的群体(如吸毒者)。
二、简答题
-
我国个案实务的发展历程:
-
起步阶段(1920s-1940s):受西方影响,初步引入个案工作。
-
停滞阶段(1950s-1970s):因政治运动中断。
-
恢复阶段(1980s-1990s):改革开放后重建专业社会工作。
-
专业化阶段(2000s至今):制度化、标准化发展,融入心理健康、社区服务等领域。
-
-
有限测量的条件:
-
概念抽象难以量化(如“幸福感”)。
-
资源限制(时间、经费、工具不足)。
-
伦理约束(如敏感问题无法直接询问)。
-
受访者能力(如儿童、认知障碍者理解困难)。
-
-
社区的社会工作意义:
-
作为干预单位:通过集体行动解决共同问题(如环境整治)。
-
资源整合平台:连接政府、NGO、居民资源。
-
赋能空间:促进居民参与,增强归属感和能力。
-
文化载体:传承价值观,支持弱势群体(如老年互助)。
-
-
问卷的基本结构:
-
标题:明确调查主题。
-
导语:说明目的、保密性、填写指南。
-
主体问题: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核心变量(开放式/封闭式问题)。
-
结束语:致谢、联系方式(可选)。
-
三、论述题
社区照顾模式的方式及优缺点
-
方式:
-
居家服务:提供上门护理、家政支持。
-
日间照顾中心:临时托管老人或残疾人。
-
社区支持网络:动员志愿者、邻里互助。
-
喘息服务:暂代家庭照顾者,减轻压力。
-
辅助居住:如集体之家,提供半独立生活支持。
-
-
优点:
-
人性化:维护受助者尊严和自主性。
-
成本低:比机构照顾更经济。
-
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资本。
-
-
缺点:
-
资源不均:农村或贫困地区服务覆盖不足。
-
家庭压力:可能转移负担至家庭成员。
-
专业性局限:非正式照顾者缺乏培训。
-
四、方案设计题
1.学校社会工作,设计一个校园青少年预防滥用毒品小组。
-
名称:“健康选择,远离毒品”小组
-
目标:提升毒品认知、增强抗压能力、培养拒绝技能。
-
内容:
-
第1节:破冰活动,建立小组契约。
-
第2节:毒品知识讲座(危害、法律后果)。
-
第3节:情景模拟(拒绝同伴诱惑)。
-
第4节:情绪管理训练(正念、减压技巧)。
-
第5节:家庭支持工作坊(邀请家长参与)。
-
第6节:总结分享,制定个人健康计划。
-
-
评估:前后测问卷、参与度观察、反馈访谈。
2.有1000名新生,抽200个样本调查恋爱。
(1) 抽样方法:分层随机抽样
-
按性别、专业分层,确保样本代表性(如男50%、女50%;文科/理科/工科比例与总体一致)。
-
每层内随机抽取所需人数(如200人)。
(2) 数据收集方法:
-
匿名问卷:在线发放(如问卷星),包含人口学信息、恋爱经历、态度量表等。
-
强调保密性,提高应答率。
(3) 数据计算示例(假设5个样本数据:恋爱次数为 [0,1,1,2,3]):
-
众数:出现最频繁的值 → 1(出现2次)。
-
中位数:排序后中间值 → [0,1,1,2,3] → 1。
-
均值:(0+1+1+2+3)/5 = 1.4。
-
四分位数:
-
Q1(25%位置):(n+1)/4 = 1.5 → 第1、2位均值 (0+1)/2 = 0.5。
-
Q2(中位数):1。
-
Q3(75%位置):3*(n+1)/4 = 4.5 → 第4、5位均值 (2+3)/2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