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

    1. 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整合并协调各类资源(如医疗、教育、心理、经济等),为其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的服务,以增强其自主能力并改善生活质量的过程。其核心是“评估-计划-实施-协调-监督-评估”的循环模式。

    2. 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计划和行动。它涵盖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领域,旨在通过资源再分配和公共服务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

    3.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通过组织具有相似需求或问题的成员形成小组,在社工引导下开展互动、分享和支持活动,促进成员情绪宣泄、行为改变、社会适应和能力提升。常见类型包括支持小组、教育小组、治疗小组等。

    4. 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是统计学概念,指从同一总体中反复抽取多个样本时,某个统计量(如样本均值、比例)的分布情况。它反映了统计量的波动规律,是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础(如正态分布、t分布)。

    5. 双盲实验
      双盲实验是一种科学研究设计,指实验中的研究对象和实验操作者(如医生、社工)均不知道分组情况(实验组或对照组),以避免主观偏见对结果的影响,确保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常见于药物试验或干预效果评估。

    6.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由格拉泽和斯特劳斯提出,强调从原始数据中自下而上地归纳出理论。研究者通过持续比较、编码和分类数据(如访谈、观察记录),逐步抽象出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而非预先假设。


    二、简答题

    1. 社会行政的含义和功能
      含义:社会行政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社会服务资源与活动的过程,旨在将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服务,确保福利资源高效、公平地分配。
      功能

      • 政策执行: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可操作方案;

      • 资源管理:统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

      • 服务协调:链接不同机构与服务,避免重复或缺失;

      • 监督评估:确保服务质量和目标达成;

      • 组织发展:优化服务机构的结构与效能。

    2. 测量的层次
      测量层次指变量数据的分类精度,由低到高包括:

      • 定类层次:变量仅分类(如性别、职业),无顺序和运算意义;

      • 定序层次:变量可排序(如满意度高、中、低),但差值无意义;

      • 定距层次:变量有数值和相等单位(如温度),无绝对零点;

      • 定比层次:变量有绝对零点和比例意义(如收入、年龄),可进行乘除运算。

    3. 网络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

      • 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

      • 方便快捷,受访者可灵活作答;

      • 自动回收数据,减少录入误差。
        缺点

      • 样本代表性可能偏差(忽视非网民群体);

      • 回复率低,数据质量难以控制;

      • 存在安全与隐私风险。


    三、论述题

    社会服务评估的含义、过程与注意事项
    含义:社会服务评估是系统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判断服务项目的设计、实施及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旨在优化服务决策、提升效能和问责。

    评估过程

    1. 准备阶段:明确评估目的、对象与资源,制定评估方案;

    2. 设计阶段:确定评估指标(如投入、过程、产出、结果),选择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

    3. 数据收集:执行调查、观察或文献查阅;

    4. 数据分析:定量(统计分析)与定性(主题编码)结合;

    5. 报告与反馈:形成评估结论,提出改进建议;

    6. 应用与改进:将结果用于服务调整和政策倡导。

    注意事项

    • 伦理规范:保护受访者隐私,知情同意;

    • 多元参与:吸纳服务对象、工作人员等利益相关者;

    • 方法科学:综合量化与质性方法,避免单一偏差;

    • context适应性:考虑文化、地域等背景因素;

    • 效用导向:确保评估结果切实用于服务改善。


    四、案例分析题

    针对某一未成年人关爱项目设计项目方案并阐述理论依据。具体信息如下:

    • 项目直接受益人是父母一方盛双方正在服刑或接受劳动改造或在社区接受监外执行或刑满释放5年以内的7-18岁的未成年人,间接受益对象是直接受益对象的家庭成员
    • 项目时间:2025年1月至2025年10月
    • 项目地点:某市14个区县
    • 项目目标:针对服务对象的亲子关系心理、学业、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等问题开展系列化家庭服务,以及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能力提升的问题解决,同时倡导社会政策。
  • 项目方案:向阳花开——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支持计划

    一、项目背景
    父母服刑或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面临亲子关系疏离、心理创伤、学业困难、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及社会歧视等问题,需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其抗逆力和家庭功能。

    二、理论依据

    1. 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强调个体与家庭、社区、社会政策的互动,项目需从多层面介入;

    2. 抗逆力理论:聚焦发掘服务对象的优势与潜能,增强应对逆境的能力;

    3. 社会支持理论:通过正式(机构)与非正式(朋辈、社区)网络提供情感、工具性支持。

    三、项目目标

    • 总目标:促进服务对象心理健康、学业进步、亲子关系改善及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推动相关政策完善。

    • 具体目标:
      (1)为80%以上服务对象提供心理辅导与情绪支持;
      (2)改善70%以上家庭的亲子沟通质量;
      (3)为服务对象提供学业辅导,降低辍学率;
      (4)开展自我保护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和能力;
      (5)形成政策建议报告,提交至相关部门。

    四、服务内容

    1. 家庭服务系列

      • 亲子工作坊:通过角色扮演、艺术治疗改善沟通;

      • 家庭访视:评估需求,制定个性化计划。

    2. 心理支持

      • 个体咨询:处理创伤、焦虑情绪;

      • 支持小组:分享经历,建立朋辈互助。

    3. 学业与自我管理

      • 课后托管与辅导:链接志愿者资源;

      • 生活技能培训:时间管理、情绪调节。

    4. 自我保护教育

      • 主题活动:防欺凌、性教育、法律常识。

    5. 政策倡导

      • 调研报告:总结服务对象需求与困境;

      • 多方论坛:邀请政府、社会组织研讨政策改进。

    五、实施步骤

    • 1月:需求调研与资源链接;

    • 2-3月:招募与培训志愿者、社工;

    • 4-9月:开展小组活动、家庭访视、学业辅导等;

    • 10月:评估成效,撰写报告并举办政策倡导会。

    六、评估方法

    • 过程评估:活动参与度、满意度调查;

    • 结果评估:前后测对比(心理量表、学业成绩)、案例分析。

    七、预算与资源

    • 人力: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

    • 经费:活动材料、交通补贴、专家劳务费(申请政府购买服务或基金会资助)。

    八、风险应对

    • 隐私保护:匿名处理信息,签订保密协议;

    • 辍学预防:与学校合作跟踪学业情况;

    • 可持续性:培育社区支持网络,建立长期机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