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六个阶段: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接案阶段是社会工作者与客户建立专业关系,明确问题和需求;预估阶段是收集和分析客户信息,识别问题的根源和资源;计划阶段是制定具体的干预目标和策略;介入阶段是实施计划,提供支持和服务;评估阶段是检查干预效果,判断目标是否达成;结案阶段是结束专业关系,进行后续跟进或转介。

2. 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各阶段的任务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各个阶段及其发展任务。主要阶段包括:(1)新婚期:建立婚姻系统,调整家庭关系;(2)育儿期:适应父母角色,抚养子女;(3)学龄期:支持子女教育,促进家庭与学校互动;(4)青少年期:应对子女独立需求,调整家庭界限;(5)空巢期:重新聚焦夫妻关系,适应子女离家;(6)老年期:应对衰老和退休,维持家庭功能。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挑战,家庭需通过调整角色和关系来完成这些任务。

3.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工作中的运用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来学习。在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运用该理论创建学习环境,让组员通过互动和观察他人来改变行为。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示范和小组讨论,组员可以学习新技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并获得同伴反馈和支持。社会工作者需鼓励积极行为模仿,提供正向强化,并帮助组员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4. 你如何理解督导的支持功能

督导的支持功能是指通过情感支持、鼓励和资源提供,帮助社会工作者应对工作压力、提升职业满意度和防止职业倦怠。支持性督导包括倾听工作困难、 validating 情感体验、提供建议和缓解焦虑,从而增强社会工作者的自信和效能感。这种功能有助于维持工作动力,促进专业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


二、案例分析题

1.

某企业为其员工设计了一项福利支持项目一员工帮助计划,旨在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小楚是该企业的社会工作者,为对该企业的员工进行需求评估,小楚计划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小楚为了更深入地调查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决定用实验法来进行研究。她选择了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和没有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各10人,组成了A、B两组进行对照其中A组为参与此计划的员工,B组为没有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在项目开始前,小楚分别针对两组员工进行心理测量,发现两组心理状况水平差距不大。项目开始后,小楚分别在一个月、三个月和半年后对两组员工进行心理测量,然后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最后发现B组员工的心理状况水平波动不大,而A组员工参与了计划后明显心理状况好了很多,工作上,更有动力和效率。

对此,小楚认为该企业的”员工帮助计划”是有效的。

问题:

(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小楚采用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是什么?

(2)简要说明上述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1) 小楚采用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是什么?
小楚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具体为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她将员工分为实验组(A组,参与EAP)和控制组(B组,未参与EAP),在项目前后进行心理测量,通过比较两组差异评估EAP的效果。

(2) 简要说明上述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 能够建立因果关系,明确干预效果(如EAP对心理状况的影响)。

  • 通过控制组减少外部变量的干扰,提高研究内在效度。

  • 前后测设计允许跟踪变化趋势,增强结论的可靠性。

缺点

  • 实验环境可能缺乏生态效度,结果难以完全推广到真实工作场景。

  • 样本量小(仅10人/组)可能限制统计功效和代表性。

  • 伦理问题:控制组被剥夺干预可能引发公平性争议。

  • 霍桑效应:员工知晓被研究可能改变行为,影响结果真实性。


2.

社会工作者在进驻小区不久后,接到居委会的转介,转介的服务对象叫小洋,今年10岁,据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小洋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肌肉萎缩、肢体变形,难以正常行走。而家长又缺乏相关意识,未能让小洋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以致情况越来越严重,至今都必须依赖他人照顾才能进行正常生活。小洋从未进入过校园经历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家里。一方面小洋的父母不放心他待在学校,怕小洋被他人嘲笑和欺负也害怕他缺乏照顾:另一方面小洋的母亲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对小洋的教育,让小洋在家就能学习相应的知识。

问题:

(1)结穸啫合上述材料,分析小洋面临的困境和需要。

(2)结合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分析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帮助小洋?

(3)为保障小洋顺利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社会工作者应该怎么做?

(1) 小洋面临的困境和需要

  • 困境

    • 身体障碍:双腿肌肉萎缩,行动依赖他人,缺乏康复治疗。

    • 教育隔离: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母亲自行在家教育,可能缺乏社交和系统学习。

    • 社会排斥:被过度保护,易遭受嘲笑和欺负,社会参与受限。

    • 家庭动态:父母焦虑和过度保护阻碍其独立和发展。

  • 需要

    • 医疗康复:需要专业康复服务改善身体功能。

    • 教育权益:需要适应其能力的教育环境(如特殊学校)。

    • 社会融入:需要同伴互动和社区参与以减少孤立。

    • 家庭支持:需要家长教育以调整养育方式,促进小洋自主性。

(2) 结合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帮助小洋的策略
社区康复模式强调在自然环境中整合资源,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工作者应:

  • 医疗康复:链接康复专家,制定居家或社区中心的训练计划,改善行动能力。

  • 教育整合:协调特殊学校资源,评估小洋的教育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如辅助设备、教师培训)。

  • 社会融入:组织社区活动(如兴趣小组),鼓励同伴支持,减少歧视和隔离。

  • 家庭赋能:通过辅导帮助父母认识过度保护的危害,学习促进小洋独立的技巧。

  • 资源动员:申请政策福利(如残疾津贴、教育补助),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3) 保障小洋顺利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措施

  • 个体化评估:与学校合作评估小洋的学习能力和物理需求,制定教育计划(如课程调整、无障碍设施)。

  • 家校协作:定期与父母和教师沟通,监控进展,解决适应问题(如焦虑、欺凌)。

  • 同伴支持:开展班级教育活动,促进同学理解和支持,营造包容环境。

  • 持续跟进:提供心理咨询和学业辅导,帮助小洋应对挑战,增强自信。

  • 政策倡导:确保学校落实残疾人教育法规,保障其平等受教育权利。


三、论述题

1.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乡村振兴的优势与困难

优势

  • 整合资源:社会工作者能链接政府、NGO和市场资源,推动农村经济、教育和医疗发展。

  • 社区赋能:通过参与式方法激发村民主体性,促进可持续的内生发展(如合作社培育)。

  • 文化敏感:尊重地方知识,结合传统文化设计干预,增强接受度。

  • 多维干预: addressing 贫困、教育落后、健康不平等复合问题,提升整体福祉。

  • 政策桥梁:反馈基层需求,影响政策制定,确保乡村振兴的公平性。

困难

  • 资源匮乏:农村资金、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短缺,限制服务覆盖。

  • 传统阻力:宗族观念、性别偏见等可能阻碍变革。

  • 地理分散:村民居住分散,增加服务成本和可达性挑战。

  • 专业认同低:社会工作角色未被广泛认可,影响合作效能。

  • 可持续性难题:项目依赖外部支持,易因资助中断而失效。

看法:需加强多部门协作,培育本地社工力量,并采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突出农村优势(如生态旅游、手工艺)。

2. 在光明中学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策略

作为新学校社工,我将分阶段开展:

  • 初期评估

    • 与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会谈,识别优先问题(如学业压力、欺凌、心理健康)。

    • 通过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收集需求数据。

  • 关系建立

    • 举办宣讲会介绍社工角色,减少误解。

    • 创建安全、保密的服务空间,建立信任。

  • 服务体系

    • 个案工作:为有需要的学生(如行为问题、家庭困境)提供一对一辅导。

    • 小组工作:开展主题小组(如情绪管理、生涯规划),促进同伴学习。

    • 学校活动:组织心理健康周、反欺凌讲座,提升整体意识。

    • 家校合作:开办家长工作坊,改善亲子沟通和支持网络。

  • 系统整合

    • 与教师合作将社工服务融入课程(如社会情感学习)。

    • 建立跨专业团队(与心理老师、辅导员协作),提供综合支持。

  • 评估与调整

    • 定期用工具(如满意度调查)评估效果,灵活调整策略。

    • 倡导学校政策支持(如休息时间调整、包容性环境)。

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预防性、发展性和治疗性相结合的服务体系,促进全人教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