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
1. 简述什么是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优势视角是一种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强调关注个人、家庭或社区的内在优势和资源,而非仅仅聚焦于问题和缺陷。它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潜能和 resilience(抗逆力),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优势,可以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我成长和改变。优势视角的核心在于“赋权”和“正向发展”,推动服务对象从被动接受帮助转向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增能理论(Empowerment Theory)强调通过增强个人或群体的能力、信心和资源,使其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和决策权。增能过程包括三个层次:个人层面(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技能)、人际层面(增强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层面(促进社会正义和资源公平分配)。增能理论的目标是帮助弱势群体突破结构性障碍,实现自主和平等。
2. 简述什么是专业的社会工作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关系?
专业的社会工作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基于信任、尊重、同理心和保密原则建立的合作性关系。其核心特征是目的性、非评判性、专业边界明确,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中心。
建立专业关系的步骤:
-
初步接触与沟通:通过积极倾听和共情,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处境。
-
明确角色与边界:澄清社会工作的职责、服务范围和限制,避免双重关系。
-
建立信任:保持一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尊重服务对象的自主权。
-
设定共同目标:与服务对象协作制定可行的干预计划。
-
维持专业伦理:遵循价值观中立、非批判原则,避免个人情感过度卷入。
3. 儿童社会工作的范围有哪些?
儿童社会工作的范围主要包括:
-
保护服务:干预儿童虐待、忽视、剥削等问题,提供临时安置或家庭支持。
-
发展性服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如早期教育、营养指导、心理辅导。
-
家庭支持:协助家庭改善育儿方式,提供经济援助、亲职教育等。
-
教育支持:帮助辍学、学习困难儿童重返校园或获得特殊教育服务。
-
司法介入:为涉法儿童(如未成年人犯罪、证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庇护。
-
社区服务:组织课外活动、社区托管,营造儿童友好环境。
4. 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
康复服务:提供物理治疗、心理辅导、职业训练等,增强功能独立性。
-
社会融入: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就业、教育和社区参与。
-
权益倡导: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反对歧视,推动政策落实。
-
家庭支持:为照顾者提供喘息服务、心理支持和资源链接。
-
资源链接:协助申请福利补贴、辅助器具、医疗资源等。
-
社区教育:提升公众对残疾议题的认知,减少社会偏见。
二、案例分析题
1.
社会工作者在某企业提供服务时发现,员工小顺的母亲重病住院,急需几十万的治疗费用,但小赖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年迈、没有工作,妻子文化水平低,只是一名超市收银员,每月工资仅两千多元。小鞭育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小学,家里没有房产,有一辆车是小赖每天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家庭的重担基本全部压在小赖一人头上,生活和经济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小赖老家在农村,亲戚朋友都不富裕,他向亲戚朋友借款时大家都表示没有多少钱可以帮到他。因为母亲病重费用颇大,医药费暂时没有着落,小棘情绪十分低落,上班时间也明显焦虑不安,工作中多次出错,甚至擅离职守。领导多次批判其不好好上班,工作效率低,并警告他再这样下去将对其进行处罚,同事也因其工作效率不高而生出一些怨言。
(1)请谈谈企业社会工作有哪些内容?企业
社会工作的功能有哪些?
- 依据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谈谈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赖提供哪些服务?
(1) 企业社会工作的内容与功能
内容:
-
员工援助计划(EAP):提供心理辅导、压力管理、危机干预。
-
职业发展支持: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
-
劳动关系协调:缓解员工与管理层的冲突。
-
福利资源链接:协助申请医疗补助、困难救助等。
-
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团队合作、员工关怀氛围。
功能:
-
对员工:提升心理健康、解决个人问题、增强工作满意度。
-
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离职率、改善组织氛围。
-
对社会:促进劳资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2) 为小赖提供的服务:
-
紧急经济援助:链接慈善资源、医疗救助基金或发起内部募捐。
-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疏导,缓解焦虑和自责情绪。
-
家庭评估与支持:协助妻子申请就业培训或临时补助。
-
职场调解:与领导沟通小赖的困境,争取谅解和工作调整(如临时弹性工时)。
-
长期规划:帮助申请政府低保、子女教育补助,制定债务管理计划。
2.
社会工作者服务的阳光社区是一个老社区,地处珠三角,房子普遍老旧,社区居民收入偏低,家庭平均年收入在五万左右,社区中有很多中小学生,因父母忙于生计没有时间管孩子,孩子们每天放学后便在社区里打闹嬉戏在马路上追追跑跑,在来来往往的汽车空隙中穿来穿去,十分危险。他们学习上不上心,老师经常打电话跟家长告状,父母则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孩子,孩子逆反现象颇为严重经常有孩子结伴出走。
(1)请谈谈青少年社会工作有哪些层面和类型
(2)本则材料中的青少年存在哪些问题?针对材料中的问题,社工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服务?
(1)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面与类型
-
层面:
-
微观(个人):行为矫正、心理辅导。
-
中观(家庭/学校):亲职教育、家校合作。
-
宏观(社区/政策):资源整合、政策倡导。
-
-
类型:
-
发展性服务:学业辅导、兴趣培养。
-
预防性服务:安全教育、反欺凌项目。
-
治疗性服务:行为干预、家庭治疗。
-
(2) 材料中的问题及服务方向
问题:
-
安全隐患:社区交通危险,缺乏活动空间。
-
学业与行为问题:学习动力不足、叛逆、出走。
-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打骂,沟通缺失。
服务方向:
-
社区安全计划:设立“安全巡逻队”,规划儿童活动区。
-
课后托管服务:组织作业辅导、兴趣小组(如体育、艺术)。
-
亲职教育 workshops:教导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
-
青少年 mentorship:招募志愿者提供榜样支持。
-
政策倡导:推动社区改造、申请青少年服务专项资金。
三、论述题
1.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我国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需结合性别平等国策与传统文化背景:
-
经济赋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如电商、手工艺),鼓励女性创业;推动同工同酬。
-
反家庭暴力服务:建立庇护所、法律援助热线,宣传《反家暴法》。
-
健康关怀:普及妇幼保健知识(如两癌筛查)、心理健康支持(产后抑郁干预)。
-
家庭角色调适:调解婆媳矛盾、平衡工作-家庭冲突(如推动弹性工作制)。
-
留守妇女支持:农村地区提供互助小组、农业技术培训。
-
政策倡导:推动育儿假、性别平等教育进社区。
挑战: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偏见、资源分配不均,需多部门协作(妇联、民政、 NGOs)。
2. 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谈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工作的开展方向。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工作需发挥“缓冲器”和“链接者”角色:
-
紧急援助:
-
为隔离家庭配送物资,链接医疗资源(如氧气瓶、药物)。
-
为弱势群体(独居老人、残疾人)提供日常照料。
-
-
心理危机干预:
-
开设心理热线,缓解公众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
为医护人员提供减压小组、哀伤辅导。
-
-
社区防控:
-
组织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信息登记。
-
宣传防疫知识,打击谣言(如通过社区微信群)。
-
-
教育支持:
-
为贫困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设备(如捐赠平板电脑)。
-
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
-
-
政策倡导与资源协调:
-
推动政府关注农民工、流浪者等边缘群体。
-
协调慈善组织分配捐赠物资。
反思:需加强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工作的制度化角色(如纳入应急管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