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六个阶段:
(1)接案:与客户建立专业关系,初步评估问题与需求。
(2)预估:全面收集信息,分析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3)计划:制定介入目标、策略和具体行动计划。
(4)介入:实施计划,提供直接服务或链接资源。
(5)评估:检查介入效果,判断目标达成情况。
(6)结案:结束服务关系,进行总结和跟进安排。
2. 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特点:
-
强调理性、科学和系统化的规划。
-
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数据收集和分析。
-
目标明确,注重效率和效果。
-
通常由专家或机构主导,社区参与较少。
实施策略:
(1)问题识别与需求评估。
(2)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3)资源动员与分配。
(4)实施计划并监控过程。
(5)评估结果并调整策略。
3. 教育性督导
教育性督导是社会工作督导的一种形式,旨在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其内容包括:
-
传授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
-
指导实务操作技巧。
-
促进反思性学习与专业成长。
-
帮助被督导者应对工作挑战。
4. 危机介入模式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含义: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短期、紧急的介入方法,旨在帮助个人或家庭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恢复稳定状态。
基本原则:
(1)及时介入,迅速评估危机程度。
(2)聚焦当前问题,提供直接支持。
(3)协助客户增强应对能力。
(4)链接资源,提供实际帮助。
(5)促进情绪稳定与心理恢复。
5. 司法社工为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开展哪些服务?
(1)心理辅导:缓解出狱后的心理压力与焦虑。
(2)就业支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与岗位推荐。
(3)社会适应:帮助重建社会关系,融入社区生活。
(4)资源链接:协助申请低保、住房等社会福利。
(5)家庭关系调解:促进家庭接纳与支持。
(6)法律咨询:解答相关法律问题,避免再犯罪。
二、案例分析题
1.杨大爷,71岁退休老人,与其儿子生活在一起。儿子被大火烧伤,被收活但目前只能维持生命,无法自理。家里积蓄花完,儿子的妻子丢下6岁的孩子离开,杨大爷只能靠捡垃圾维持生计。
(1)杨大爷面临哪些闲境
(2)社工介入策略
(3)以居委会名义发布倡议书,号召居民帮助杨大爷
(1)杨大爷面临的困境:
-
经济困难:积蓄耗尽,靠捡垃圾维持生计。
-
照顾压力:儿子重伤需长期照料,孙子年幼需抚养。
-
家庭破裂:儿媳离家,缺乏支持系统。
-
心理压力:老年丧子之痛,生活无望感。
(2)社工介入策略:
-
经济援助:协助申请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福利。
-
资源链接:联系慈善组织、社区资源提供生活物资。
-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疏导,增强应对能力。
-
照料支持:链接居家养老服务或志愿者协助照料。
-
儿童关怀:为孙子申请教育资助,提供成长支持。
(3)倡议书(以居委会名义)
标题:《伸出援手,温暖杨大爷一家》
尊敬的社区居民:
我社区杨大爷(71岁)家庭突遭变故,儿子重伤卧床,儿媳离家,孙子年幼,家庭经济困难,仅靠杨大爷捡垃圾维持生计。为此,我们呼吁大家献出爱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物资捐赠、资金支持或志愿服务)。让我们携手共渡难关!
联系人:XXX
电话:XXX
XX社区居民委员会
XXXX年X月X日
2.
李芬,丈夫去世,与上大学的女儿和上初中的儿子生活。李芬因车祸被裁肢残疾,有活不下去的念头。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点
(2)家庭结构图
(3)残疾社工的介入策略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为残疾人提供专业服务,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特点:
-
注重 empowerment(增能)与社会融入。
-
提供康复、教育、就业等多元化服务。
-
强调环境适应与无障碍支持。
-
倡导残疾人的权利与尊严。
(2)家庭结构图
李芬(残疾) │ ├─女儿(上大学) │ └─儿子(上初中) (注:丈夫已去世)
(3)残疾社工的介入策略:
-
心理干预:缓解抑郁情绪,增强生活信心。
-
康复支持:提供假肢适配与康复训练资源。
-
经济援助:协助申请残疾人补贴、低保等。
-
家庭支持:为子女提供教育资助与心理辅导。
-
社会参与:鼓励参与残疾人互助组织,重建社交网络。
三、论述题
1. 中期转折阶段小组的特点,社工的焦点、任务和角色
特点:
-
组员出现权力争夺、冲突和抗拒。
-
小组凝聚力初步形成,但稳定性不足。
-
组员尝试突破规则,试探社工权威。
社工的焦点:
-
处理冲突,引导组员理性沟通。
-
强化小组规范,维护安全氛围。
任务:
-
促进组员表达真实感受。
-
引导组员认识冲突的积极意义。
-
推动小组进入成熟阶段。
角色:
-
调解者、协调者、支持者。
2. 论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观点
-
强调沟通模式:认为家庭问题源于不良沟通(如指责、讨好、超理性等)。
-
注重家庭系统:个体行为受家庭互动影响,需从系统角度介入。
-
倡导成长与改变:通过重塑沟通方式,提升家庭功能。
-
关注自我价值:帮助家庭成员建立高自尊,实现积极转化。
-
使用技术:如家庭雕塑、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方法。
3. 结合“双减”,谈谈学校社会工作如何实现学生的发展性
背景:“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与校外培训负担,强调全面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的作用:
-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绪管理、压力疏导等课程。
-
兴趣培养:组织社团活动,发掘学生潜能。
-
生涯规划:提供职业探索与生涯指导。
-
家庭协同: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减轻焦虑。
-
社会实践:链接社区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通过以上措施,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契合“双减”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