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个案会谈的影响性技巧

定义:个案会谈的影响性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个案会谈过程中,为促使服务对象发生积极改变而主动采取的一系列专业干预方法。这些技巧强调工作者的主动引导和直接影响,与服务对象的自主性相结合,旨在帮助服务对象澄清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促进成长。

核心技巧

  • 提供信息:工作者提供相关知识和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做出明智决定。

  • 自我披露:工作者适度分享个人经历或感受,以建立信任并示范应对方式。

  • 建议:工作者提出具体行动方案供服务对象参考。

  • 忠告:工作者强调某些行动的必要性或后果。

  • 面质:工作者指出服务对象言行中的矛盾或逃避,促使其直面问题。

  • 逻辑推理: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分析问题因果,理性评估选择。

2. 小组工作的治疗模式

定义:小组工作的治疗模式是一种通过小组互动过程,帮助具有情绪、行为或社会适应问题的组员实现心理社会功能恢复与发展的专业介入方式。该模式以治疗为导向,注重通过小组动力和专业干预解决个人深层问题。

特点

  • 目标明确:聚焦于改变特定问题行为或心理状态。

  • 工作者角色:工作者作为专家主导小组过程,设计结构化活动。

  • 理论整合:融合心理学理论(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

  • 适用群体:适用于有共同问题(如成瘾、创伤)的组员。

3. 医务社会工作

定义: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旨在通过专业服务帮助患者及其家庭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社会和经济挑战,促进健康福祉和医疗资源的公平利用。

服务内容

  •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疏导和危机干预。

  • 资源链接:协助获取医疗援助、社区服务等。

  • 医患沟通:促进患者与医疗团队的沟通。

  • 出院计划:规划后续护理和康复支持。

  • 健康倡导:推动患者权益和健康政策改善。

4. 社会工作督导

定义:社会工作督导是一种教育性、行政性和支持性的过程,由经验丰富的督导者向一线社会工作者或学生提供指导,以确保服务质量、促进专业成长并维护伦理标准。

功能

  • 教育性:传授知识、技能和理论应用。

  • 行政性:监督工作绩效和机构政策执行。

  • 支持性:缓解工作压力,增强职业认同。

  • 伦理维护:确保实践符合专业伦理规范。


二、简答题

1. 简述什么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含哪些要素?分哪些层次,以及每个层次的内容?

定义:社会环境是指影响个体行为和发展的外部社会因素总和,包括文化、制度、群体和人际关系等。

要素

  • 物理环境:如居住条件、社区设施。

  • 社会结构:如家庭、组织、社区。

  • 文化系统:如价值观、信仰、习俗。

  • 经济政治:如资源分配、政策法规。

层次及内容

  1. 微观系统:个体直接互动的环境(如家庭、学校、朋辈群体)。

  2. 中观系统:微观系统间的联系(如家校合作、社区网络)。

  3. 外层系统: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环境(如父母工作单位、媒体)。

  4. 宏观系统: broader文化和社会结构(如意识形态、法律制度)。

  5. 时间系统: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如生命周期事件、社会变迁)。

2.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功能

  1. 规范实践:提供行为准则,确保服务质量和专业性。

  2. 保护服务对象:维护其尊严、权利和福祉,防止伤害。

  3. 指导决策:帮助工作者应对伦理困境,做出合理选择。

  4. 维护专业信誉:增强公众信任和社会认可。

  5. 促进工作者自律:激励反思和伦理责任感。

3. 评价地区发展模式

定义:地区发展模式是一种社区工作方法,强调通过居民参与、合作和能力建设促进社区自治和问题解决。

优点

  • ** Empowerment **:提升居民自主性和社区凝聚力。

  • 可持续性:注重内在资源开发,减少外部依赖。

  • 民主性:促进广泛参与和决策公平。

局限性

  • 进程缓慢:共识构建需时较长,难以应对紧急问题。

  • 权力失衡:可能忽视结构性不平等,难以挑战既有利益格局。

  • 资源限制:依赖志愿者和本地资源,效果受限。


三、案例分析题

(1)

案例: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前进社区,有几位老人面临与家庭成员关系不合,感到孤独。80岁左右的老人处于半自理状态,精神寂寞。问:

(1)老年人的含义及特点

(2)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3)社会支持理论

(4)用社会工作方法和社会支持理论解决案例的问题

含义:老年人通常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个体,处于人生后期阶段,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变化。

特点

  • 生理:机能衰退,慢性病风险增加,自理能力下降。

  • 心理:可能产生孤独感、价值感降低,适应变化能力减弱。

  • 社会:角色退出(如退休),社会网络缩窄,依赖增强。

(2)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1. 个案工作:一对一服务,针对个人问题提供支持。

  2. 小组工作:通过小组互动促进成员改变。

  3. 社区工作:动员社区资源解决集体问题。

  4. 社会工作行政:规划和管理服务项目。

(3)社会支持理论

核心观点:社会支持是个人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的物质和情感资源,能缓冲压力、促进适应。包括:

  • 情感支持:关心、倾听、共情。

  • 工具支持:实际援助(如经济、照料)。

  • 信息支持:提供建议和知识。

  • 归属支持:群体接纳和认同。

(4)用社会工作方法和社会支持理论解决案例问题

介入策略

  1. 个案管理

    • 评估每位老人的具体需求(如健康、关系)。

    • 链接医疗、家政服务,提供情感疏导。

  2. 支持小组

    • 组织老年小组,分享经历,减少孤独感。

    • 开展生命回顾活动,增强自我价值。

  3. 社区网络构建

    • 动员志愿者提供定期探访和陪伴。

    • 建立邻里互助系统,促进日常支持。

  4. 家庭会议

    • 促进老人与家庭成员沟通,改善关系。

    • 教育家属理解老年需求,增强照顾能力。

  5. 政策倡导

    • 推动社区完善老年友好设施和服务。

理论应用:通过多层次支持(家庭、社区、专业服务)增强老人的资源获取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四、论述题

1. 社会工作行政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服务的过程,涉及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1. 计划:需求评估、目标设定、方案设计。

  2. 组织:资源配置、结构设计、角色分配。

  3.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督导、激励 staff。

  4. 财务管理:预算编制、资金筹措、成本控制。

  5. 项目管理:实施、监测、评估服务成效。

  6. 政策倡导:分析政策影响,推动制度改善。

  7. 公共关系:与利益相关者合作,提升机构形象。

2. 优势视角的观点及在实务中的应用

观点:优势视角反对问题导向,强调挖掘个人和社区的内在资源和潜能,相信个体有能力成长和改变。核心原则包括:

  • 赋权:协助服务对象发现并运用自身优势。

  • 成员资格:尊重其作为社区公民的权利。

  • 抗逆力:关注其克服逆境的能力。

  • 合作: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实务应用

  1. 评估阶段

    • 探索服务对象的技能、兴趣、成功经验。

    • 识别其社会支持网络(如家庭、朋友)。

  2. 介入策略

    • 设定基于优势的目标(如利用老人经验指导青年)。

    • 鼓励自主决策,减少依赖。

  3. 资源链接

    • 连接社区资源(如志愿者机会、兴趣小组)。

    • 强化自然支持系统(如家庭会议)。

  4. 反思实践

    • 工作者避免标签化,聚焦可能性而非缺陷。

    • 通过叙事疗法等方式重构积极身份。

案例联系:对于前进社区老人,可发掘其生活智慧和组织能力,引导参与社区活动,从而增强价值感和社会连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