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社会正义、服务、诚信、能力等。它强调助人自助,关注个体的潜能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和伦理准则。

  2. 社会行政
    社会行政是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方式,管理和优化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的实施过程,以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资源合理分配。

  3. 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家庭解决经济、关系、教育等问题,增强家庭功能,促进家庭和谐与发展。

  4.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社会通过政策、服务、资源分配等方式,为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教育等支持,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福祉。

  5. 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指通过专业干预帮助个体或群体发掘自身潜能,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独立应对困境。


简答题

  1. 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个案管理、沟通技巧)。

    • 遵循社会工作伦理准则(如保密、非评判态度)。

    • 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中心,倡导社会公平。

    • 具备跨学科合作能力(如与心理、法律等领域协作)。

  2. 个案工作四种理论模式

    •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关注个体心理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 任务中心模式:短期介入,聚焦具体问题的解决。

    • 行为认知模式: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应对问题。

    • 人本主义模式:强调服务对象的自我实现和潜能开发。

  3. 小组工作类型

    • 教育小组:传授知识与技能(如亲子教育小组)。

    • 成长小组:促进成员自我认知与发展(如青少年自信培养)。

    • 治疗小组:解决心理或行为问题(如戒毒小组)。

    • 支持小组:提供情感支持(如癌症患者互助小组)。

  4. 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沟通技巧:倾听、共情、提问。

    • 评估技巧:需求评估、风险评估。

    • 干预技巧:危机干预、资源链接。

    • 记录与反思:规范记录服务过程,定期反思改进。

  5.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

    • 尊重与接纳:无条件接纳服务对象。

    • 社会正义:倡导公平和反歧视。

    • 保密原则:保护服务对象隐私。

    • 服务至上:以利他主义为核心。


论述题

  1. 社区服务的内容

    • 基础服务:便民设施(如社区食堂、托老所)。

    • 文化服务:教育活动、文体活动(如读书会、广场舞)。

    • 就业支持:技能培训、职业介绍。

    • 特殊群体服务:残疾人康复、留守儿童关爱。

    • 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志愿者培育。

  2. 理论选择:叙事治疗理论
    (1) 理论内容及评价

    • 内容:叙事治疗认为问题是外在于个体的(“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通过解构问题故事、重构积极故事赋予人力量。

    • 评价:优势在于赋权服务对象,但可能忽视结构性社会问题。

    (2) 实务运用

    • 案例:针对受家庭暴力女性,引导其讲述“抗争故事”而非“受害者故事”,发现自身 resilience(抗逆力)。

    • 技巧:使用“外化对话”(如“抑郁如何影响你?”)帮助服务对象分离问题与自我身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