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优势视角
    强调关注个人、家庭或社区的潜能和资源优势而非问题缺陷,通过挖掘其内在能力(如 resilience、技能)促进发展。例如:帮助失业者发现自身职业技能而非聚焦其失败经历。

  2. 个别化原则
    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特性,针对其差异化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如为不同受家暴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或心理辅导等不同介入方式。

  3. 倡导者
    社工角色之一,通过政策建议、资源争取或舆论引导为弱势群体发声。例如:为残障人士争取无障碍设施建设。

  4. 社会组织
    非营利性、志愿性的公益组织,如“希望工程”提供教育支持,具有民间性、公益性特点。

  5. 家庭社会工作
    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单位,改善家庭功能(如沟通模式、经济规划)。例如:通过家庭治疗介入亲子冲突。

  6. 专业关系
    社工与服务对象基于信任、保密等伦理建立的契约关系,强调界限清晰(如避免双重关系)。

  7. 社会福利
    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物质与服务保障(如低保、养老院),分为剩余型(补救性)与制度型(普惠性)。

  8. 行动研究
    实务与研究结合的方法,通过“计划-行动-反思”循环改进实践。例如:在社区戒毒中边干预边调整策略。


二、简答题

  1. 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 服务对象优先:保障知情同意、保密。

    • 社会正义:推动资源公平分配(如为流动儿童争取入学机会)。

    • 专业能力:持续学习(如参加创伤辅导培训)。

    • 诚信:避免利益冲突(如不收受馈赠)。

  2. 初级群体的特点

    • 亲密性:如家庭成员的情感纽带。

    • 持续性:长期互动(如邻里关系)。

    • 非正式控制:通过习俗、道德规范行为(如家风影响)。

  3. 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 自决:尊重服务对象选择(如老人决定是否入住养老院)。

    • 非评判:接纳吸毒人员过往经历。

    • 保密:例外情况(如自杀倾向)需突破保密。

  4. 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 接案:建立关系(如倾听留守妇女诉求)。

    • 预估:分析需求(如技术缺乏、情感支持)。

    • 计划:制定目标(如开展农业培训)。

    • 介入:链接资源(如引入志愿者帮扶农忙)。

    • 评估:成效反馈(如妇女收入增加20%)。

  5. 《济贫法》的意义

    • 制度化救济:首次明确政府扶贫责任(区分“值得帮助的穷人”)。

    • 分类救助:为后续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奠定基础。


三、论述题

  1.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 互补性:政策提供框架(如《反家暴法》),社工负责执行(如家暴庇护所运营)。

    • 反馈机制:社工通过实务推动政策完善(如留守儿童问题催生《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

  2. 转型期家庭特点与趋势

    • 特点:核心化(三代同堂减少)、婚姻稳定性下降(离婚率上升)、代际冲突(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碰撞)。

    • 趋势:政策支持(育儿补贴)、社工介入(家庭关系辅导)。

  3. 本土化挑战与对策

    • 挑战:西方理论 vs 中国“人情社会”(如“面子”文化影响求助意愿)。

    • 对策:发展本土理论(如王思斌的“行政性社会工作”)、结合传统文化(如利用乡贤调解纠纷)。

  4.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 理论指导实践:依恋理论用于儿童寄养家庭评估。

    • 实践修正理论:中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补充西方社区照顾理论。


四、材料分析题

某村大部分中青年男子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妇女不仅要承担农活,而且要照顾孩子和老人。5留守妇女中,有些缺乏科学种植养殖技术,难以增产增收:农忙时,有些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而大多数人只能独自承担:有些整日劳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个别妇女遇到性骚扰时,倍感无助。村里也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繁重的劳作加上情感孤独,严重影响到些妇女的身心健康。问题:请分析农村妇女的需求和社工工作的服务策略。

需求分析

  1. 生计需求:农业技术不足导致收入低。

  2. 社会支持:农忙缺劳力、情感孤立。

  3. 安全需求:性骚扰防范机制缺失。

  4. 发展需求:子女教育与自我娱乐匮乏。

服务策略

  1. 能力建设:联合农科所开展种植技术培训。

  2. 互助网络:组织妇女成立“农忙互助小组”。

  3. 安全保障:开设反性骚扰法律讲座,建立村巡逻队。

  4. 儿童服务:开设课后托管班,减轻母亲负担。

  5. 心理健康:开展团体辅导(如“姐妹茶话会”)。

示例:云南某村社工引入“妇女合作社”,既提升经济收入又增强社会联结,印证了优势视角与社区工作的有效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