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建构
    指社会成员通过持续互动、语言和文化实践共同构建对现实的理解。强调知识、身份和社会现象(如性别、种族)并非固有,而是特定历史和文化条件下的产物。

  2. 理性情绪疗法(REBT)
    由阿尔伯特·埃利斯创立,认为非理性信念是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通过辩驳非理性信念(如”我必须完美”),帮助个体建立理性认知以改善心理状态。

  3. 风险社会
    乌尔里希·贝克提出的概念,指现代社会因工业化、全球化导致系统性风险(如环境危机、疫情)加剧,个体需在不确定性中重新建构安全机制。

  4. 个案管理
    社会工作者协调多元资源,为服务对象(如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涵盖评估、计划、链接资源和监督的全过程。

  5. 社会化
    个体通过家庭、学校等机构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角色,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贯穿生命周期。

  6. 社会保障
    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社会安全网,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旨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如医保、养老金)。


二、简答题

  1. 社会化的过程及内容

    • 过程:初级(家庭)、次级(学校)、再社会化(监狱)。

    • 内容:技能学习(语言)、规范内化(法律)、角色认同(职业身份)、价值观传递(文化传统)。

  2.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模式

    • 直接服务:倡导者(为弱势发声)、治疗者(心理干预)、教育者(技能培训)。

    • 间接服务:协调者(整合资源)、政策影响者(推动立法)、研究者(评估需求)。

  3. 儿童发展理论流派

    •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阶段式认知建构(感知运动→形式运算)。

    •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论:信任vs.怀疑等八阶段危机。

    • 行为主义:环境塑造行为(斯金纳强化理论)。

    • 依恋理论:鲍尔比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影响终身情感模式。

  4. 社会环境的类别及作用

    • 微观系统(家庭、朋辈):直接互动塑造行为。

    • 中观系统(家校联系):子系统互动影响发展。

    • 宏观系统(文化、政策):结构性因素决定资源分配(如户籍制度)。


三、论述题

  1. 疫情下社会工作的社区管理作用

    • 专业作用

      • 危机干预:心理热线缓解焦虑。

      • 资源链接:协调物资配送至孤寡老人。

      • 社区教育:传播科学防疫知识。

      • 倡导权益:推动健康码无障碍化。

    • 案例:武汉社工组织”线上互助小组”解决居民购药难。

  2. 优势视角在妇女服务中的应用

    • 理论核心:聚焦妇女的抗逆力(如单亲母亲的创业能力)而非问题标签。

    • 作用

      • 赋能:通过技能培训提升经济独立性。

      • 重构叙事:从”家暴受害者”到”幸存者”。

      • 资源挖掘:利用社区妇女互助网络。

  3. 社会工作的挑战与前景

    • 挑战

      • 职业认同度低(被误认为”义工”)。

      • 政府购买服务稳定性不足。

    • 前景

      • 精细化:老年痴呆症专项服务。

      • 技术整合:AI辅助个案管理。

      • 全球化:跨国移民服务需求增长。


四、材料分析题

《2021-2035年妇女发展纲要》提出了促进妇女和家庭关系和谐发展。要求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健康发展。而向家庭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促进男女平等观念在婚姻家庭关系建设中落实落地,倡导夫妻平等参与家庭事务决策,反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开展恋爱、婚姻家庭观念教育,为适龄男女青年婚恋交友组建家庭搭建平台,推广婚姻登记、婚育健康宣传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广泛开展生育政策宣传。推进移风易俗保障各民族妇女的婚姻自由,抵制早婚早育,高价彩礼等现象,选树宣传婚事新办典型,引导改变生男偏好,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广播电视、网络等婚恋活动和服务的规范管理。

根据上述的材料内容,社会工作可以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具体有哪些社会工作服务策略?

社会工作在《妇女发展纲要》中的角色

  1. 作用定位

    • 政策执行者:落地男女平等法规(如反家暴法宣传)。

    • 文化变革媒介:通过社区剧场挑战”重男轻女”观念。

  2. 服务策略

    • 预防性干预

      • 学校性别教育课程(解构”男主外”刻板印象)。

    • 治疗性服务

      • 家暴受害者庇护所+法律援助。

    • 发展性项目

      • “幸福婚姻工作坊”:沟通技巧培训。

      • 公益相亲平台:严格审核婚介机构资质。

    • 倡导性行动

      • 联合媒体制作”零彩礼”公益广告。

      • 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废除歧视性条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