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社会流动
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地位的变化,包括垂直流动(地位升降)和水平流动(同一层级的位置变动)。反映社会开放程度和机会平等状况。 -
赋权
社会工作核心概念,指通过资源链接、能力建设和意识提升,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权和决策权,实现自主发展。 -
调查研究
系统性收集、分析社会现象数据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两种范式,旨在揭示问题本质和规律。 -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
指导实践的核心伦理,包括接纳、非评判、自决、保密、社会正义等,强调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尊重。
二、简答题
-
社会工作的功能
-
恢复功能:帮助个体/群体恢复社会功能(如心理辅导、资源链接)。
-
预防功能:通过早期干预减少社会问题发生(如社区教育)。
-
发展功能:挖掘潜能促进个人与社会进步(如能力培训)。
-
-
儿童受保护内容
-
生存权: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
-
发展权:教育、娱乐、心理支持。
-
受保护权:免受虐待、剥削、忽视。
-
参与权:表达意见的权利(如家庭决策)。
-
-
家庭社会工作原则
-
家庭为本:以家庭整体为介入单位。
-
增能原则:提升家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
文化敏感性:尊重家庭文化背景。
-
生态系统视角:关注家庭与环境的互动。
-
-
社区照顾模式内容
-
在社区照顾:通过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设施提供服务。
-
由社区照顾:动员邻里、志愿者等非正式网络支持。
-
对社区照顾:政策倡导和资源协调,完善支持体系。
-
三、论述题
-
社工站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
-
策略:
① 培育本土社工人才,结合乡土文化设计服务;
② 建立”五社联动”机制(社区、社工、社会组织、慈善资源、志愿者);
③ 聚焦留守群体(儿童、老人、妇女)开展精准服务。 -
作用:
① 整合资源弥补公共服务缺口;
② 通过能力建设增强村民自治能力;
③ 推动乡村社会资本重建。
-
-
流动人口需求调查研究设计
1. 研究问题:城镇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需求 2. 研究方法:混合研究(问卷+深度访谈) 3. 抽样策略:分层抽样(按职业/居住时长分组) 4. 核心变量: - 经济需求(就业、住房) - 社会需求(子女教育、社区融入) - 心理需求(归属感、歧视感知) 5. 工具:采用《城市融入量表》标准化问卷 6. 伦理考量:匿名处理、知情同意
四、案例分析题
-
妇女发展纲要
(1) 男女平等国策分析:-
政策维度:法律保障(如《反家暴法》)、参政议政配额制、就业同工同酬。
-
现实挑战:传统性别角色固化、职场玻璃天花板、农村女性土地权益问题。
(2) 介入领域选择——经济赋权:
-
优势:
① 小额信贷项目可快速提升经济自主性;
② 技能培训(如电商)契合数字经济机遇;
③ 通过经济独立辐射影响家庭决策权。
-
-
老年人服务案例
(1) 面临的困难:-
健康管理:慢性病缺乏系统照护
-
心理孤独:社会隔离导致抑郁风险
-
经济压力:医疗费用负担
-
代际矛盾:过度”懂事”压抑需求表达
(2) 小组方案设计
| 节次 | 目标 | 策略 | |------|--------------------------|-------------------------------| | 1 | 建立信任关系 | 生命故事分享+茶话会 | | 2 | 健康知识普及 | 医生讲座+互助用药管理练习 | | 3 | 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 绘制"支持地图"+子女沟通角色扮演| | 4 | 社区资源链接 | 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能设备教学| | 5 | 自我价值感提升 | 手工义卖活动+经验传承小组 | | 6 | 持续支持机制建立 | 组建老年志愿者队+制定互助公约| *理论应用:重点强化"工具性支持"(照护资源)和"表达性支持"(情感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