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过程评估
    对服务介入过程的持续评估,关注介入策略、进度和质量,旨在及时调整服务方案。

  2. 人生回顾
    通过引导个体回忆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整合人生经验,常用于老年或临终服务以达成自我接纳。

  3. 生态系统图
    可视化工具,展示个体与家庭、社会等系统的互动关系,用于分析社会支持网络和压力来源。


二、简答题

1. 家庭社工的原则

  • 增能原则:提升家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中立性原则:避免价值判断,保持客观

  • 家庭整体视角:关注成员互动而非个体问题

  • 文化敏感性:尊重家庭文化背景

2. 儿童社工的原则

  • 儿童利益最大化:优先保障儿童生存发展权

  • 参与原则:尊重儿童表达意见的权利

  • 永久安置优先:确保稳定的成长环境

  • 生态系统介入:联合家庭、学校、社区共同介入

3. 矫正对象的需求

  • 社会适应需求:就业技能、社交能力重建

  • 心理支持需求:犯罪羞耻感疏导

  • 家庭关系修复:破裂关系的调解

  • 社会排斥应对:污名化消除与社会融入

4. 残疾人社工的方法

  • 社会模式介入:消除环境障碍而非聚焦残障本身

  • 资源链接:辅助器具、福利政策申请

  • 同伴支持:建立互助小组

  • 倡导工作: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5. 老年社工的特点

  • 多学科协作:整合医疗、护理资源

  • 风险预防:重点关注跌倒、抑郁等问题

  • 生命意义重构:应对退休、丧偶等重大转变

  • 代际融合促进:加强老年人与年轻世代互动


三、案例分析题(果果案例)

(1) 家庭生态系统图说明

plaintext
          [继父]←冲突→[母亲]
               ↓   ↑
            [果果]←虐待
               ↓ 
          [学校系统]←孤立
  • 压力关系:继父与母亲冲突、继父对果果虐待

  • 支持缺失:家长会缺席、学校社交退缩

  • 关键转折点:父亲失业导致的居住环境变化

(2) 介入策略

  1. 紧急保护:向儿童保护中心报告家暴情况

  2. 心理支持:为果果提供创伤辅导游戏治疗

  3. 家庭会谈:协调生父探视权,改善母亲-继父教养联盟

  4. 学校介入

    • 教师建立”安全成人”支持角色

    • 设计渐进式社交融入活动(如结对午餐)

  5. 资源链接:协助申请低收入家庭补助,减轻经济压力源


四、方案设计题(小林案例)

(1) 需求分析

需求类型 具体表现
戒断康复需求 毒品依赖的专业医疗介入
家庭维系需求 婚姻危机调解、育儿支持
经济保障需求 轻体力工作培训、低保申请
心理重建需求 创伤后成长辅导、自我效能感提升
医疗支持需求 母亲肺癌治疗资源对接

(2) 通用过程方案
阶段1:接案与评估

  • 采用动机访谈技术强化改变决心

  • 完成成瘾程度评估(DAST量表)

阶段2:计划制定

  • 短期目标:72小时内对接美沙酮门诊

  • 中期目标:3个月内获得家政服务培训证书

  • 长期目标:重建家庭信任关系

阶段3:介入实施

  • 经济层面:
    ✓ 协助申请临时救助金
    ✓ 对接残联居家就业项目(如客服岗位)

  • 家庭层面:
    ✓ 开展”家庭会议”改善沟通
    ✓ 引入”亲子互动治疗”改善父子关系

  • 健康层面:
    ✓ 组建”抗癌家属支持小组”

阶段4:评估与结案

  • 采用GAS目标达成量表量化进展

  • 建立社区康复者同伴支持网络预防复发

阶段5:跟进服务

  • 出案后6个月内每月电访

  • 重点监测复吸预警信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