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服务筹划
    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系统评估服务对象需求,整合资源设计干预方案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策略选择、资源配置和效果评估。

  2. 接纳
    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之一,要求工作者以非评判态度理解服务对象的处境和选择,尊重其独特性,为建立信任关系奠定基础。

  3. 社区矫正
    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通过社区教育、心理辅导等手段矫正犯罪者行为,促进其再社会化,具有司法性与社会福利双重属性。

  4. 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管、康复护理、文娱活动等支持性服务,体现”在地老化”理念。

  5. 团体社会工作
    以团体动力理论为基础,通过有目的的团体活动促进成员社会功能发展,具有互助、治疗和发展三种典型类型。

二、简答题

  1. 缅怀往事疗法的意义

    • 心理层面:通过回顾生命历程整合自我认知,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 社会层面:强化代际沟通纽带,提升存在价值感

    • 认知层面:延缓记忆衰退,刺激认知功能活化

    • 文化层面:保存口述历史资料,实现文化传承

  2. 任务中心模式优势

    • 理论特点:短期导向(6-12次会谈)、明确问题界定、结构化干预流程

    • 比较优势:
      ✓ 效率高:适合资源有限的服务场景
      ✓ 赋权性强:强调服务对象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 可操作:包含”问题扫描-任务分解-效果评估”标准化步骤

  3.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

    • 结构维度:单亲/留守家庭易导致监管缺失,增加偏差行为风险

    • 过程维度:
      • 沟通模式:权威型教养降低攻击行为,忽视型教养关联网络成瘾
      • 情感支持:亲子依恋质量与青少年抑郁呈显著负相关

    •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家庭作为微观系统核心,功能失调将影响个体与其他系统的互动质量

三、论述题

  1. 农村养老服务方案设计(采用地区发展模式)
    背景分析:某空心化村落60岁以上占比38%,留守老人面临慢性病管理、精神慰藉等需求。

    实施策略

    • 能力建设:组织老年协会培训,培育本土志愿者队伍

    • 资源整合:
      • 盘活闲置校舍改建互助养老站
      • 对接卫生院建立健康档案系统

    • 文化干预:
      • 恢复传统节气民俗活动
      • 开展”银龄讲堂”经验传承项目

    评估机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前后测对比,重点监测老人社会参与率变化。

  2. 家庭个案介入(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介入过程

    • 评估阶段:
      • 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识别”青春期子女教养”发展任务受阻
      • ABC记录发现母亲存在”必须完美履职”的非理性信念

    • 干预步骤:

      1. 行为实验:协商制定”每日30分钟专属陪伴时间”

      2. 认知重构:挑战”全或无”的工作-家庭平衡观念

      3. 技能训练:教授积极倾听的亲子沟通技巧

    • 效果巩固:
      • 引入家庭会议制度
      • 链接学校资源提供学业支持

    专业反思:需注意职场母亲面临的结构性压力,避免过度个体化归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