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教育小组
教育小组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通过组织有共同需求或问题的成员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帮助其掌握知识、技能或改变态度,以提升个人或群体的能力。例如,针对家长的亲子教育小组、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等。 -
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CBR)是一种以社区为基础,整合医疗、教育、职业和社会服务资源,帮助残疾人、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恢复功能、融入社会的综合性服务模式。其核心是促进平等参与和社会包容。 -
社会隔离
社会隔离指个体或群体因社会、经济、文化或心理因素被排除在正常的社会互动和资源分配之外,导致孤独、边缘化和权利剥夺的现象。常见于老年人、残障人士、贫困群体等。 -
儿童忽视
儿童忽视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具备能力的情况下,未能满足儿童的基本生理、情感、教育或医疗需求,导致其身心健康受损的行为。包括身体忽视、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等。 -
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是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服务模式,通过整合正式(如政府、社会组织)和非正式(如家庭、邻里)资源,为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支持,使其能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 -
年龄歧视
年龄歧视(Ageism)指基于年龄对个体或群体产生的偏见、刻板印象或不公平对待,常见于职场(如招聘中的年龄限制)或社会服务中(如忽视老年人需求)。
二、简答题
-
社会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
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和发展权利而建立的制度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等。
-
社会服务是落实社会福利的具体手段,通过专业化服务(如社工介入、社区服务)满足个体或群体的需求。
-
关系:社会服务是福利制度的执行载体,福利制度为服务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两者共同促进社会公平。
-
-
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含义及特征
-
含义:以儿童权利为核心,通过安全、包容的环境设计和政策支持,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参与和受保护权的社区。
-
特征:
-
安全性:无物理环境危险(如交通、设施隐患)。
-
参与性:鼓励儿童表达意见并参与社区决策。
-
包容性:满足不同年龄、能力儿童的需求。
-
服务配套:提供教育、医疗、娱乐等资源。
-
-
-
个案管理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
作用:
-
整合资源:协调医疗、教育、福利等多方服务。
-
制定计划:根据服务对象需求设计个性化干预方案。
-
监督评估:跟踪服务效果并动态调整策略。
-
-
意义:提升服务效率,避免资源碎片化,增强弱势群体的自助能力。
-
-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及主要工作内容
-
基本假设:
-
家庭是一个系统,个体问题受家庭互动影响。
-
家庭有潜在能力解决自身问题,需通过赋能激发。
-
社会环境(如贫困、歧视)是家庭问题的重要成因。
-
-
主要工作内容:
-
评估:分析家庭结构、功能及外部压力。
-
干预:提供心理咨询、亲子关系调适、经济援助等。
-
资源链接:转介就业、教育或医疗支持。
-
倡导:推动政策改善家庭发展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