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开启空间的对话
    指通过创造开放、平等的沟通环境,促进不同主体间的观点交流与理解,常用于社区发展或冲突调解中。
  2. 查莫斯(Chalmers)
    可能指托马斯·查莫斯(Thomas Chalmers),19世纪苏格兰社会改革家,倡导教会参与贫困救助,推动社区福利实践。
  3. 复演理论
    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发展会重复人类种族进化过程(如儿童游戏中的狩猎行为),由霍尔提出,现多用于理解儿童发展阶段。
  4. 文献回顾
    系统性梳理现有研究的过程,包括总结、批判性分析已有成果,明确研究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5. 李克特量表
    态度测量工具,要求受访者在5-7级对称选项(如”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中选择,用于量化主观态度。
  6. 非正式访问
    无预设结构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自然对话获取信息,常用于探索性研究或田野调查。
  7. 贫困的测量
    包括绝对贫困(如世界银行1.9美元/天标准)、相对贫困(收入中位数比例)、多维贫困指数(健康、教育等)等方法。
  8. 二次分析
    对已有数据进行再研究,可检验新假设或跨领域分析,具有成本低、避免重复收集数据的优势。

二、简答题

  1. 叙说治疗模式的理论依据
    • 后现代主义:否定单一真理,强调多元叙事
    • 社会建构论:现实通过语言建构
    • 外化技术:将问题与人分离
    • 重视生命故事的重组与意义赋予
  2. 小组工作第四阶段——分辨期
    • 特征:成员出现权力竞争,冲突表面化
    • 任务:工作者需引导建设性冲突解决
    • 技巧:促进真实反馈,建立处理冲突的规范
    • 目标:形成更深入的信任关系
  3. 评估的类型及方法
    类型 方法示例
    需求评估 社区调查、焦点小组
    过程评估 参与观察、服务日志分析
    结果评估 前后测设计、对照组比较
    影响评估 成本-效益分析、追踪研究
  4. 变量测量的层次
    • 定类:分类无顺序(如性别)
    • 定序:可排序但无距离(如满意度等级)
    • 定距:有均匀间隔无绝对零点(如温度℃)
    • 定比:有绝对零点(如收入、年龄)
  5. 社会调查分析单位类型
    • 个体:最常用,如选民态度
    • 群体:家庭、班级等
    • 组织:企业、NGO
    • 社区:地理或文化单位
    • 社会产品:书籍、制度等

三、论述题

  1. 社会服务计划过程模式的功能
    • 政策具体化: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可操作方案
    • 资源配置:通过需求评估优化资源分配
    • 反馈调节:实施中发现问题并修正政策
    • 多元参与:促进利益相关者协商民主
    • 作用示例:我国精准扶贫中的”六个精准”实施机制
  2. 社会重建理论对老年工作的影响
    基本观点

    • 老年问题源于社会建构的年龄歧视
    • 强调社会环境而非个体老化的责任
    • 主张通过制度变革消除参与障碍

    实务影响

    • 推动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如无障碍设施)
    • 发展老年教育消除数字鸿沟
    • 倡导反年龄歧视立法
    • 案例:日本”超高龄社会”政策中的就业制度改革
  3. 抽样的一般程序
    mermaid
    graph TD
      A[明确研究总体] --> B[确定抽样框架]
      B --> C[选择抽样方法]
      C --> D[计算样本量]
      D --> E[实施抽样]
      E --> F[评估样本代表性]
    • 关键步骤
      1. 界定总体边界(时间/空间)
      2. 根据研究设计选择概率/非概率抽样
      3. 考虑置信水平(通常95%)与误差范围(如±3%)
      4. 处理无应答偏差(预留替代样本)
    • 创新方法:近年来发展的适应性抽样(Adaptive Sampling)在大规模调查中的应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