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认知学习
指通过理解、思考、推理等认知过程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强调个体对信息的主动加工和内化。 - 系统取向
一种将研究对象视为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整体,注重分析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论视角。 - 专业自我
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中形成的职业身份认同,包括价值观、知识、技能和伦理准则的内化。 - 命题
在逻辑或研究中,指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性语句,是理论构建的基本单元。 - 准实验设计
一种缺乏随机分组的实验设计,通过非随机方式比较组间差异,常用于自然情境下的研究。 - 交互分类
将数据按两个或多个变量交叉分类,形成列联表以分析变量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 任务中心模式
短期社会工作介入模式,聚焦服务对象明确的问题,通过制定具体任务和时限达成目标。 - 统计值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量化结果(如均值、相关系数等),用于描述或推断总体特征。
二、简答题
- 《街角社会》简述
美国社会学家怀特(W.F. Whyte)的经典研究,通过参与观察法分析波士顿意大利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揭示街头帮派内部的等级关系与社区互动模式。 - 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
- 技巧:主动倾听、同理心表达、澄清问题、保密承诺、明确角色边界。
- 核心:建立信任,尊重服务对象自决权。
- 我国社区福利服务职业化
表现为专业化岗位设置(如社工师)、标准化服务流程、资格认证制度及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推动服务从行政化向专业化转型。 - 网络调查法
利用互联网平台发放问卷或采集数据的方法,优点为成本低、覆盖广,但需注意样本代表性和数据真实性。 - 四种沟通模式
- 以领导为中心:链式(层级传递)、轮式(领导为核心);
- 以小组为中心:环式(成员平等互动)、全通道式(多向开放沟通)。
三、论述题
- 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作用
- 理论: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协同。
- 作用:
(1)桥梁作用:链接政府、社区与民众;
(2)赋能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
(3)化解矛盾,维护基层稳定;
(4)推动公共服务精细化。 - 案例:社工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中的资源协调与心理支持。
- 社区社会工作技巧及作用
- 技巧:资源链接、居民动员、需求评估、项目策划、冲突调解。
- 在我国的作用:
(1)助力基层民主建设(如议事会制度);
(2)推动社区自治(如培育社会组织);
(3)落实民生政策(如扶贫项目执行)。
- 问卷设计语言与提问规则
- 语言规则:
(1)避免专业术语,通俗易懂;
(2)使用中性词汇,无引导性;
(3)问题具体明确(如避免“经常”等模糊词)。 - 提问方式:
(1)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结合;
(2)敏感问题间接提问(如“有些人认为…”);
(3)逻辑顺序:先易后难,先事实后态度。
- 语言规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