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社工研究生
社工研究生是指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研究生。他们通常在社会工作理论、实践、政策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社会工作的研究、教学、管理以及高级实务工作。


二、简答题

1. 社会工作者直接服务角色

社会工作者在直接服务中的角色包括:

  • 支持者:为案主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困难。
  • 辅导者:通过咨询、辅导等方式,帮助案主解决心理、情感和社会问题。
  • 倡导者:为案主争取权益,帮助他们获得应有的资源和服务。
  • 教育者:向案主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 调解者:在冲突中充当调解角色,帮助各方达成共识。

2. 社会工作辅导者对志愿者的态度

  • 尊重与信任:尊重志愿者的意愿和能力,信任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贡献。
  • 支持与鼓励: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 平等与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志愿者,建立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 培训与指导: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
  • 反馈与认可:及时给予志愿者反馈,认可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3. 危机介入原则

  • 及时性:危机介入需要迅速响应,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
  • 安全性:确保案主和介入者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 支持性:为案主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稳定情绪。
  • 聚焦问题:集中解决当前危机,而非深挖历史问题。
  • 资源整合:调动可用资源,帮助案主度过危机。
  • 短期性:危机介入通常是短期的,目标是帮助案主恢复稳定状态。

4. 增强权能的基本假设

  • 每个人都有潜力:相信个体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处境。
  • 问题是社会结构的结果:许多问题源于社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均,而非个人缺陷。
  • 合作与参与:通过合作和参与,个体可以增强对自身生活的控制力。
  • 尊重多样性:尊重个体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避免强加外部标准。
  • 资源与机会的重要性:提供资源和机会是增强权能的关键。

三、论述题

1. 社会工作志愿管理的内容,举例如何对社会工作志愿者管理?

志愿管理的内容

  • 招募与选拔:根据服务需求招募合适的志愿者,并通过面试等方式选拔。
  • 培训与发展:为志愿者提供岗前培训和持续发展机会,提升其服务能力。
  • 监督与支持:定期监督志愿者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 激励与认可:通过表彰、奖励等方式激励志愿者,认可他们的贡献。
  • 评估与反馈:定期评估志愿者的工作表现,提供建设性反馈。

举例
在某社区服务中心,社工通过以下方式管理志愿者:

  1. 招募:通过社区宣传和网络平台招募志愿者,明确服务内容和要求。
  2. 培训:为新志愿者提供为期两天的培训,内容包括服务技巧、沟通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监督:每月召开一次志愿者会议,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和困难,并提供支持。
  4. 激励:每年评选“优秀志愿者”,颁发证书和奖品,激励更多人参与。
  5. 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评估志愿者的工作表现,并根据反馈改进管理方式。

2.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 社会环境塑造人类行为: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环境因素影响个体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生活选择。例如,贫困环境可能导致个体缺乏教育机会,进而影响其职业发展。
  • 人类行为改变社会环境:个体的行为和集体行动可以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变。例如,环保志愿者的行动可以促进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 动态平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个体通过适应和改造环境来实现自身发展,同时社会环境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人类行为的变化。
  • 多样性: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类行为的表现形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方式各不相同,体现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3. 问卷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设计原则

  • 明确目标:问卷设计应围绕研究目标,确保问题与研究主题相关。
  • 简洁明了:问题应简洁易懂,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复杂句式。
  • 逻辑性:问题排列应有逻辑性,通常从一般到具体,避免跳跃式提问。
  • 中立性:问题应保持中立,避免引导性或偏见性提问。
  • 可操作性:问题应便于回答和分析,避免开放式问题过多。

设计步骤

  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问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 设计问题框架:根据研究目标,列出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和问题。
  3. 编写问题:将问题具体化,确保问题清晰、简洁且中立。
  4. 排列问题:按照逻辑顺序排列问题,通常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具体。
  5. 预测试:在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检查问题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6. 修改与完善:根据预测试反馈,修改问题并完善问卷。
  7. 正式发放:在目标群体中正式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8.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举例
在设计一份关于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问卷时:

  1. 目标:了解居民对环保的态度和行为。
  2. 框架:包括环保知识、环保行为、环保态度等部分。
  3. 编写问题:如“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选择题)。
  4. 排列问题:先问基本信息,再问环保知识和行为,最后问态度和建议。
  5. 预测试:在10位居民中测试,发现部分问题表述不清,进行修改。
  6. 正式发放:在社区内发放500份问卷,收集数据。
  7. 数据分析:统计结果,分析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特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